**此課程不能網上報名,請用最底連結報名**
敘事治療著重同行的概念,同行不僅指我在陪伴來訪主角面對困憂,他們亦伴我走過社工路途上的迷惘,經驗探索與成長。「生命的禮物」正代表著我與來訪主角同行的歷程,他們透過自己經歷送贈給我的禮物,教會我以生命角度理解「精神病」。我希望能把這些「生命的禮物」傳遞開去,讓社會有多一種取態理解及陪伴被診斷患有精神病患的人。
課堂分為抑鬱、焦慮、思覺失調及哀傷四個主題,透過不同的來訪主角的故事及敘事取向小組內容,配合各種敘事對話地圖,分享如何以敘事概念陪伴被診斷者,面對生命中的困憂與成長課題。
內容簡介:
- 以生命的角度及敘事取態理解抑鬱、焦慮、思覺失調及哀傷這四個主題
- 以敘事對話地圖進行輔導的方向 (Narrative Conversations Maps)
- 個案實踐故事
- 敘事小組內容
單元一:抑鬱 - 在絕望中尋找心靈棲息之地
童年時期,我們對世界充滿幻想與好奇,許多事物都能帶來愉悅感覺。然而,被診斷患上抑鬱症的人,因心中重要的部分被奪去,感受快樂的能力漸漸消失,隨之而來的挫敗感與絕望,令他們與他人和世界漸趨疏離,甚至萌生離世的念頭。課堂將會分享如何讓來訪主角重拾感受美好的能力,擺脫失敗者的身份,在絕望中尋覓心靈的棲息之地,找回生存意義。
單元二:焦慮 - 從渴望中抓緊前行的力量
焦慮反映我們對事情的期許與渴望,驅使我們追求理想、實現自我,卻又害怕無法如願。被診斷為患有焦慮症的人,往往面對文化及環境過於嚴苛的要求,加上積累的質疑及自卑,令他們被恐懼的想像所囚,舉步維艱。課堂將會分享如何讓來訪主角與渴望重新連繫,從中獲取力量面對恐懼與自卑,在關係、工作及生活各方面繼續前行。
單元三:思覺失調 – 從接觸內心世界到看世界
被診斷患上思覺失調的人,往往以獨特的思維角度與想像理解事物,藉此維持某種故事主題,以保存重要的價值觀與身份認同。這種狀態在面對他人及社會時,令他們遇上重大困難,阻礙成長。課堂將會分享以生命角度理解他們獨特的狀態、需要及價值取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同時讓他們看見自己,再看見外在世界。
單元四:哀傷 - 重遇最珍愛的關係
觸及哀慟,難免因經歷失去而傷痛,但失去背後,盡是思念。回憶雖令人心痛,卻也能療癒。對於眷戀著離世者的人來說,他們渴望確認自己與至親真摯相愛過,想把摯愛在心中保留一個重要位置,在生活中延續對方的情感,傳承其價值,讓至親繼續陪伴自己走過人生。課堂將會分享如何讓經歷哀傷者回憶及保存與至親的關係,從連繫中獲得療癒。
(1) 24/7/2025 (星期四) 會員 $450 ;早鳥優惠 $600 ;非會員 $700
敘事與抑鬱 - 在絕望中尋找心靈棲息之地
(2) 31/7/2025 (星期四) 會員 $450 ;早鳥優惠 $600 ;非會員 $700
敘事與焦慮 - 從渴望中抓緊前行的力量
(3)7/8/2025 (星期四) 會員 $450 ;早鳥優惠 $600 ;非會員 $700
當敘事遇上「思覺失調」– 從接觸內心世界到看世界
(4)14/8/2025 (星期四) 會員 $450 ;早鳥優惠 $600 ;非會員 $700
敘事與哀傷 - 重遇最珍愛的關係
如參加者可以報名整個課堂(合共4堂),可享優惠價:會員 $1440 ;早鳥優惠 $1590 ;非會員 $1690 。
導師簡介:陳家樂為香港敘事實踐者,近十年多的時間在戒毒輔導工作及精神復康服務應用敘事治療,並於2023年創作敘事治療輔導圖卡 – 生命旅「圖」卡,豐富本地敘事實踐的可能性。家樂畢業於澳洲墨爾本大學敘事治療與社區工作碩士課程,近年擔任香港浸會大學敘事治療入門課程講師及一年制敘事實踐進階課程導師,亦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及香港浸會大學輔導學社會科學碩士實習督導,也為不同的服務提供敘事治療分享。
**備註**:
這次課程由於是彈性組合,請填以下表格報名,同學選取有興趣的任何一至四個單元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