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虹秀
社總權益及投訴部主任
羅局長同葉署長,唔該兩位尊重呢度 101 位唔同持份者,聽清楚社福界嘅整筆撥款制度問題。我覺得整筆過撥款似好似呢塊退熱貼咁,病咗唔正視問題做小修小補係無用,唔從各方面檢視依家發生乜事,咁燒係會繼續發,病係唔會好番。我病都留喺度要發聲,買咗機票今晚先返都可以改機票,一切視乎有冇心,一陣有足夠時間俾你哋去安排時間,咁兩位健健康康嘅就唔好白逗人工,中午就走人,唔該留到公聽會完咗先走。
我依家喺代表「民間社福改革戰線」發言,呢個聯盟係由唔同持份者組成,仲喺公開俾大家參與,唔似政府攪嘅「優化整筆撥款津助制度檢討專責小組」咁,係由政府欽點。我哋更加有代表性,所以請羅局長認真回應我哋嘅問題。
以下有兩條問題,如果大家知道個答案係『啱』或『錯』,就幫手大聲講俾羅局長知!
第一條問題﹕政府話依家政府嘅專責小組,負責嘅「資料搜集問卷」係有唔同持份者參與。啱定錯?(答案:錯)
問卷設計一直只係預機構回應,完全忽視服務使用者、前線同工及中層管理層嘅睇法。雖然話日後有聚焦小組,但班人又唔知點搵,同埋人數有限。咁請問在座官員又點反映到現時社福界嘅真正狀況呢?
第二條問題﹕政府話今次係好認真去正視審計報告所講唔少機構有交叉補貼嘅問題。啱定錯?(答案:錯)
問卷嘅最新版本,雖然有問機構有幾多交叉補貼嘅項目係得到社署批准或否決,但機構喺整筆撥款下獲批嘅項目數量,交叉補貼項目嘅人手同受益人數量及相關資料就從第一版本刪除晒。咁政府點知有幾多同工被迫要做埋額外嘢?又點知呢D工作係唔係反映現有服務不足,所以需要新增服務項目同相關人手呢?
專責小組係唔係會好似2008年嘅檢討咁,喺政府預設立場下只係會以優化整筆撥款津助制度為基礎而進行檢討,咁即係小修小補,核心問題唔會攪,繼續又等下個十年先再做吓戲?羅局長一陣記得回應。
戰線唔似政府,嚟緊會開始草擬民間方案,羅局一陣都要回應吓我哋之前搜集嘅民間智慧。
1. 調整人手的撥款基準金額
機構依家有困難掌握新舊員工嘅離留狀況,導致唔識計算點預留儲備,其實政府只要喺有關人手的撥款基準做吓調整就可以,以下有三個選擇,羅局長會點揀﹕
(1) 同社署一樣按年資遞而實報實銷,最高去到頂薪點;
(2) 以頂薪點作為人手嘅撥款基準,仲要規定機構只可將有關撥款用返喺員工薪酬上,
(3) 如機構支付員工薪酬按年資遞而實報實銷,最高去到頂薪點而導致儲備低於某個水平,社署會補貼當中嘅差額。
仲有,政府要檢視高層及服務督導薪酬的架構及撥款基準,同埋追認中央行政人員的新增人手撥款。
2. 機構必須跟社署嘅員工薪酬制度
唔理係社署其他計劃嘅撥款,或者係其他撥款單位,好似公益金或民政署等,都必須根據MPS按年資遞增計算員工薪酬嘅資助金額,並按服務需要計算員工所需要嘅起始年資。
3. 制訂配合社福規劃的人手新編制
政府會點制定時間表去檢討呢三部份﹕
(1) 各機構的服務能唔能夠回應社會轉變;
(2) 現時撥款基準下的人手編制係唔係能夠滿足到社會需要;
(3) 檢討不同服務所需要的人手編制、人手比例及相關年資。
4. 檢討「津貼及服務協議FSA」機制及機構評估機制
5. 增加不同持份者可監察機構嘅不同範疇
未來戰線會邀請羅局長同葉署長同業界唔同持份者討論,請兩位一陣記住回應會唔會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