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總消息
社總觀點
(LSG專區) 【5.14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 討論檢討LSG發言】《聰明笨伯:被IQ超過160既聰明人領導既勞工及福利局搵左笨18年既社工伯伯》

 

黃旭熙 


社總內務副會長 社總幼兒教育社工關注組

 

主席,各位議員:

 

我今日帶左一位同工嚟,大家都會叫佢做聰明笨伯。其實佢既全名係:「被IQ超過160既聰明人領導既勞工及福利局搵左笨18年既社工伯伯」

 

呢位伯伯究竟點俾人搵笨呢?話說十八年前,當整筆撥款制度開始推行既時候,總幹事同佢講,呢個制度好靈活架,機構可以因應社會變化,將資助用黎開展創新服務。結果真係請多左同事番黎做新服務喎,但寫字樓就越坐越逼,中央部門包括IT部、會計部、人事部都因為機構服務膨漲,要請額外人手應付,但整筆撥款故明思義係得咁大舊錢,咁錢從何來呢?咪要削減前線既資源、例如用文憑社工既薪酬請學位社工、又或者將一個社工職級,變成社工一、二、三、四級,粗暴咁限制同工加人工既速度同幅度。

 

後來總幹事話,社署再唔准將整筆撥款既錢,用係非津助服務協議(non-FSA)所指定既服務,指咁樣做係「交叉補貼」。於是總幹事就叫聰明笨伯去寫一份又一份既計劃書,以「先導計劃」名義,出去申請基金,但呢啲基金往往只准用係前線服務,唔包括請中央行政人手,又唔可以攞去租既辦公室同服務場地,兼且設有兩年或三年既服務限期。完成左既先導計劃就算幾有成效都好,最終能夠被社署納入為恒常資助既項目,卻係鳳毛麟角,而同工就要繼續寫更多既計劃書去延續好有需要同成效既服務。

整筆撥款就好似一碗車仔麵個碗咁,一開始個碗入面只係包兩個餸一個麵,唔夠食要叫多幾個餸的話,個碗都係得咁大個。為左裝得晒所有食材,唯有每粒魚旦整細粒啲,每舊豬紅切細啲,呢啲細舊左既魚旦豬紅,就係我哋同事份人工。一旦放左唔係餐牌既送落個碗度,就係犯規。局長,究竟點先可以俾我哋食得安安樂樂呢?

 

十八年來,政府無做過一次全面既社福規劃,整筆撥款既資源,往往停留係應付十八年前既社會需要,呢十八年累積既服務斷層,都係由社福界自己搵資源去填埔。我哋班同工雖然長期被剝削,不過依然係咁抵得諗,因為實在唔忍心見到市民得唔到適切既幫助,但一個唔覺意,又俾政府話係交叉補貼,係犯規。我想講,你哋明知道問題係來自你哋一手設計既整筆撥款制度,但就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呢位聰明笨伯,仲唔係俾聰明人領導既勞福局搵笨咩?

 

主席、各位議員,社總要求政府立即取消百病叢生、推卸責任既整筆撥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