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總消息
社總觀點
新冠肺炎下的非常婦女節 文﹕街頭社工@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

2020年3月8日一個非常的婦女節,那天下午不是慶祝,而是因為新冠疫情,配合社工總工會的發動,走上新蒲崗街頭作「街頭社工」,在街頭向有需要人士派發防疫小包。


新蒲崗主要分為工商業區及住宅區兩部分,以往到新蒲崗,留下的印象是人來人往,穿梭主要街道。街頭社工那天,不走大街寬路,卻穿插於橫街陋巷,不與街上步伐急速的行人擦肩,卻尋找窄巷的拾荒老者和街頭與公園的清潔工人,聽取他們的生命故事。

 

這次接觸的清潔工人,年齡大都是中年以上,以婦女為多,男性當中有已70 多歲的了,仍要為生活而拼搏,公司多是外判,在口罩難求下,公司每天每人只能發一個,又沒有能力購買市面的高價口罩,故就是因勞動的汗水而弄濕了,也未能更換。為他們送上口罩,對他們來說確是一份恩物。


遠望餐室食店的後巷角落裏,一個矮瘦的身影,正整理著十多個發泡膠箱,走近打個招呼,是一位花斑直髮及肩的婆婆,身手仍很矯捷,一雙粗硬而滿密黑紋的手,盡見歲月不留情的痕跡。「因為當年為生活,把年齡報小易於尋找工作,而引致今天,雖實際年齡已足夠,但仍未合資格取生果金。」婆婆以爽朗的聲音娓娓道來,她的子女現已全部結婚獨立,各有負擔,未能完全照顧婆婆生計,因此而仍要以拾荒幫補生活,她感恩上帝眷顧,附近街坊都很體恤她,待她很好,會特別為她留紙皮等回收物品;婆婆充滿知足而樂觀的生命態度,令人欽佩。


另一位在公園,推著盛有垃圾袋和竹筐木頭車的清潔工,是位整潔而帶秀氣的婆婆,她縷述在工作中,拾金不昧的軼事,為了拾獲的一個現款不多的銀包,剛在警署逗留了差不多兩小時,雖然明知是有一定手續,但也不因此而裝作看不見了事,目的為同感失主的徬徨心情;當向她遞上防疫包時,主動要求多一份,是為有需要的同事代取,滿有同感同理,雖只是一個不受注目的小小清潔工,卻大大展現了人性美善的一面,是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平日走在街上,目光多著眼它的繁華,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其實在繁華熱鬧,營營疫疫生活的背後,街角和小巷裏,有著許多血有肉的寶貴生命故事,卻往往被我們的怱忙而忽視了。

圖像中可能有一人或多人、大家在走路、天空和戶外